商用車正在進入ADAS標配時代!
2020-03-05
自動駕駛已經脫離科幻電影的軀殼,成為可走進現實的技術。雖然自動駕駛尚未完全實現,但針對其開發出的ADAS(高級駕駛輔助)技術卻發展得如火如荼。
作為汽車從傳統功能車向智能車升級的一項過渡技術,ADAS隨著汽車電子的快速發展,以及相關安全標準和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,近兩年開始在量產車上廣泛搭載,成為越來越多新車的“標配”。
何為ADAS??
ADAS,全稱“高級駕駛輔助系統”,主要是通過各種車載傳感器收集車內外的環境數據, 進行靜、動態物體的辨識、偵測與追蹤等技術上的處理,從而讓駕駛者在最快的時間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,并采取相應的措施,以提升駕乘安全性。
在自動駕駛領域,主要覆蓋SAE L0~L2級別范圍,因此被普遍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過渡性技術,根據Wikipedia在線百科全書的定義,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通常包括導航與實時交通系統(TMC),電子警察系統(ISA)、車聯網、車道保持系統(LKA)、夜視系統、自適應燈光控制、行人保護系統、交通標志識別(TSR)、駕駛員疲勞探測、下坡控制系統和電動汽車報警系統、車道偏離警示系統(LDW)、前向碰撞預警系統(FCW)、盲區監測系統(BSD)、變道輔助系統(LCA)、自適應巡航系統(ACC)、自動緊急制動(AEB)、自動泊車系統(APS)等。
商用車有強烈的ADAS技術需求
我國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年均超過10萬人,已經連續十余年居世界第一。其中重大交通事故多集中在商用車。
大客車、大貨車等商用車存在體積大,盲區多,制動差;載人、載貨量巨大;司機長途駕駛,容易疲勞分神等問題——這是重大交通事故多集中在商用車的原因。
以商用車中的貨車為例,它擁有非常高的車禍率。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,2016年全國共發生貨車責任道路交通事故5.04萬起,占汽車責任事故總量的30.5%,遠高于貨車保有量占汽車總量的比例。
研究表明,事故發生的原因93%是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,只有7%是道路環境、車輛本身故障等其他因素造成的。弗吉尼亞理工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公布了一組實際的駕駛員習慣、分心和碰撞原因的調查數據分析,將近80%的碰撞是由于駕駛員事發前3秒的疏忽造成。研究證明:
?通電話時(增加30%的風險)
?撥打電話(增加300%的風險)
?睡意(增加400%的風險,并占碰撞和輕微碰撞原因的23%)
?用手拿移動的物體(增加900%的風險)
針對這些高比例原因,除了提高駕駛員安全意識之外,采取主動安全的技術手段,增強客觀監督和駕駛輔助,是目前公認有效的解決方法。
ADAS正式進入強制安裝時代
如何降低事故率,是政策層面一直在關注的問題。在2016年12月頒布的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》中,寫明生產安全事故責任入刑,以商用車作為重點監管對象的交通安全成為三大重點領域之一。2017年4月《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》正式實施,明文要求“車長大于9米的客車,應裝備前撞預警系統(FCWS)及車道偏離預警系統(LDWS)”。2018年6月,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廣應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技術的通知,要求在既有三類以上班線客車、旅游包車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、農村客運車輛、重型營運貨車上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,新進入道路運輸市場的“兩客一?!避囕v前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,實現對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的自動識別和實時報警。
這意味著國內ADAS正式進入強制安裝時代。
2020年,ADAS或將迎來爆發
數據表示,目前歐美市場ADAS滲透率10%-15%,年增長率30%左右,而國內ADAS滲透率不足5%。據估計,2025年全球ADAS市場規模將達275億歐元(2123億元人民幣)。而在中國,202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963 億元,平均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2%,遠超國際市場增速。商用車的營運安全,關乎到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大局。汽車ADAS系統的安裝,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率,讓駕駛更安全、更智能。
作為國內商用車聯網綜合防控產品與解決方案領航者,JCST駿馳早在ADAS領域有所布局。
JCST駿馳已經形成了涵蓋智能輔助安全制動系統(AEBS)、高級輔助駕駛系統(ADAS)、駕駛員狀態監測系統(DMS)、盲區監測系統(BSD)、車聯網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等于一體的產品體系,具備車道偏離預警、自動剎車、倒車防撞等主動安全功能。同時通過端+車聯網的結合,對駕駛過程中的人、車、路全場景數據進行精確監測與實時分析,實現用戶安全運營多層級數據化管理。為政府、企業的車隊管理從根源上減少事故發生,降低交通事故帶來的慘痛代價。
JCST商用車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
解決方案